2023年写字总结
新的开始
代入自我的想象去体验当下,用多元的方式去感受旅途。
忠于记录,文字和影像是最忠实的回忆方式。
宏大叙事。
摄影
过去一年尝试了胶片摄影,一年的时间过去,收获了四十卷的拍摄量,也收获了四十卷的回忆和关于每台相机的拍摄体验,我也借由胶片摄影这个窗口, 发现了从未探索过的城市、自然风光、那些我从未注意过的行人过客、那些或阳光明媚或烟雨朦胧时这个世界的样子以及在那个时刻身处的环境带给我的感受。
当然,我也尝试了很多拍摄的题材,135转120、夜景长曝光、重复曝光、大海、高山、沙滩、溪流、露营、烟花、港湾、天星小轮、城市、彩色\黑白、火星演唱会、街拍、人像、婚礼、车、四季、、、
也尝试了很多类型的胶卷,黑白、彩色负片、电影卷(5207、5219、5203、5213)、反转片(5294)。也尝试过把5219迫冲两档至ISO1600,那次是拍晚上的火星演唱会,出片还是很不错的,锐度稍差(长焦拍通常都比较糊)颗粒中等。 为了拍摄想要的画面,也经常到处在深圳、香港的各个角落探索,目前的胶片足迹有深圳、香港、杭州、广州,去过的城市算很少了。
与户外徒步同城市漫步结合,于是在深圳的海边、山顶、溪流边,香港的街头、维港、山间步道,都留下了很多胶片记忆。
我经常思索这些体验给我带来了些什么,细数下也有不少,拍摄时精心构图的满足感、手动操作机器参数以及手动对焦的快感,等待冲洗期间的期待感,拿到照片后全屏放大反复回味画面质感的愉悦感。 尝试了135、120画幅,于是开始寻找比较经济的淘机路子,后来通过日淘发货香港的途径也有机会玩到了很多以前很出名的机子,哈苏、勃朗尼卡、玛米亚、美能达、奥林巴斯、蔡司伊康。
135单反则最钟爱尼康的f系列,f、f2、f3都是很爱的机器,不过尼康其实有很多中底高定位的机器,不过就我而言,我只喜欢f正代的机器,而且是前三代, 我十分反感带有热靴接口的135单反机器,因此尼康的fa、fe、fm系列,全都是我看不上眼的货色,世人只知道豆瓣四大神机,跟风复古数码微单,由此就只知道个zf、fm2,唉,都是些没吃过好饭的营销策略下的傀儡罢了。
一台有着纯机械、手动对焦、无测光、只保留最简单最必要最可靠拍摄功能的胶片相机,便是我目前心中最理想的样子。
一直的目标都是想在各个相机品类中找到那一台使用得最趁手、最舒服、出片最满意、经济实惠、外观也最好看的机器,并自留收藏常常使用,我想目前我已经有了一些答案,120单反中的哈苏500c,120双反中的美能达autocord,135单反中的黑漆尖顶尼康f2,135口袋机中的奥林巴斯XA,135折叠机中的蔡司伊康contessa(或许?)。
新的一年还想要尝试的机器可能有,徕卡巴纳克系列、玛米亚6、富士gs、ga系列,康泰时g系列,康泰时rts系列及其一系列的cy卡口蔡司镜头,哈苏v系的一系列蔡司镜头,还有德系代表dkl口的一系列福伦达、施耐德、罗敦斯德镜头。
想要尝试拍摄的题材可能有,黑白人文(自冲洗、翻拍)、移轴、星轨、迷雾、户外人文等。最想要拥有的摄影配件应该是拍摄风光所需的各类镜片了,减光镜、黑白渐变镜,用于长曝光拍摄白天场景下的流动物体如水流、流云,还有渐变镜拍摄日出日落时天空与地面光比大的场景。
目前我自己对于胶片照片最终呈现的标准是,
- 无论是135还是120,在显示器上全屏放大照片,依然能够保持很好的锐度和细腻的细节体现
- 画面整体观感无限接近于数码拍摄的观感,没有明显的由于色罩没除尽或欠曝所带来的滤镜感、起雾感
- 彩色胶卷,无论是什么型号,画面整体应该体现相对真实的色温、饱和度,都应该尽可能忠实地还原物体本来的颜色,并且互不干扰,使每一种颜色都能突出地表现。对,就是很“真”。
因此,很多胶片玩家口中的胶片感(带有明显的滤镜感和色温偏差大),在我看来就是个笑话罢了,还就着胶卷型号的特点大谈特谈,实际一看完全偏色了,这根本不是胶片本身能够真正达到的专业水平。
再次安利我心中出片标准最极致的一个冲洗师Martax,www.martaxfilmlad.com,xhs:Martax Film Lad。无论是画面质感和颜色表达应该就是我最想达到的的最终水平了。
真想建议每一个拍摄胶片的人都去看看他的高水平出片,拙劣与优秀的区别,一眼便知。
徒步
过去三年在生活上一直保持着一年投入到一个新爱好的节奏当中,22年伊始开始学钢琴,23年开始投入摄影,而在24年我想这个新的爱好应该就是徒步露营了。
背包徒步露营一直是我所向往的一种旅行方式,在做好攻略知道营地所在的前提下,我可以背着包去到任何偏僻的户外进行探索而不用担心太晚回不去家。尤其当我想进行多日的户外徒步时,我就会提前准备好所必要的睡眠系统以及吃、穿、行方面的装备,当然还有每一次旅行必带的相机,有些徒步爱好者享受背着包行走在路上的感受,去关注天空、空气、行走体验本身,而我则还想要想要把路途中的美景以更好地方式记录下来,因此就这样,两个爱好就此结合起来,我收获了满意的作品、徒步露营的体验,当然还有健康的身体。
说来惭愧,我买的北极狐singi48重装徒步背包已经快一年了,才终于在23年元旦时第一次带出门,去了麦理浩径一二段,两天一夜的行程,临时凑队伍跟浙江的三个队友一起反穿第二段和第一段, 途径咸田湾、西湾、浪茄湾,看到了绝美的海岸线、遇到了黑牛、猴子、在睡梦中经过的野猪、看了海上月出、海上日出、体验了沙滩露营,还是很难忘的一次徒步露营体验。
今年以来已经去过的线路有,塘朗山、马峦山、大屿山凤凰径第二三段(大东山、凤凰山)、东西冲穿越。
凤凰径有两晚在南山营地度过两晚,第一天计划在澳门黑沙滩露营被告知已取消露营地,于是返回大屿山寻找营地,烟雨的夜晚又被导航耍得团团转,在小雨的夜路中不停地找路,加上怕黑,心态随时处在崩溃边缘,历经半个多小时才寻得营地所在,顿觉柳暗花明,寻得了生机的希望。第二天经过港珠澳大桥去澳门玩一下午,在不回到内地的情况下,七天内一次澳门签注加一次香港签注可反复来回港澳两地。第三天直接穿越大东山、凤凰山两座香港第二、第三高山直达昂坪营地,强度大加上大雾天气和降温,全程能见度十几米,登顶凤凰山途中大腿膝盖部位肌肉抽筋好几次,山顶遇到狂风骤雨在小屋避避寒,完了又是几公里的极限大坡阶梯下山,确实印象深刻。
还有新年期间一个人东涌海边山上露营,白天走了东西涌穿越线路,在西涌返回东涌起点准备走向营地。走夜路还遇到迷路,最后没能到达目标营地,还好总算发现一块平地,四周视野开阔,那晚不敢开灯、漆黑一片,吓得不敢出帐篷去取相机,缩在帐篷里裹上所有衣物嗑瓜子喝柠檬茶刷b站。 拍摄胶片星空星轨也成了那晚最重要的收获,每张曝光一小时,期待出片。也看了海上日出,拍完最后三张,忍着困意和疲惫痛苦拔营,打算去大鹏所城看看。
今年应该还会继续在深圳、香港走更多的线路,也计划把每一次徒步出行都做成详细攻略整理出来。深港地区山地及海岸线资源丰富,这一点确实很赞。
生活
几乎是躺平了的一年。大半年没工作,作息全凭感觉,想睡的时候就可以随时上床,想玩的时候就可以即刻出门坐公交,兴致来了就写一会代码建设一下自己的网站。
经常玩手机刷b站到天亮,日出时分就出去看看灿烂的朝霞天色,去吃味道很不错潮汕猪杂汤粉,完了再买个玉米啃,再回去开始睡觉到下午。或是有时候中午起床,去打包村里一家猪脚饭,酸菜、猪脚、白切鸡很美味。也会在黄昏的时候去村后新修的小河步道上滑滑板,或拍一些胶片。
自香港通关后,立马去办理港澳台通行证和护照。查了下出境记录,23年共有22次。 经常经过深圳湾口岸,去屯门拿日淘的相机或镜头,顺便在屯门元朗街头漫步街拍吃个肠粉、粥店的艇仔粥豉汁排骨下午茶,或是去到九龙港岛专门记录街头城市漫步看维港。
都是一日行程,虽然回来路上都很晚很疲惫,但也玩的新鲜。犹记得第一次去香港的那次,是去离岛区看后街男孩的演唱会(599HKD),晚上定了在轩尼诗道的青旅(191CNY),看完演唱会坐大巴来到青旅所在地,心里畅想着那种来自世界各地的背包旅行青年聚在一起的国际化氛围该是多么热闹且欢快。 而结果是,经过一路的超级疲惫下车已是接近12点,匆匆找了711买了个饭团,在轩尼诗道路边座椅上吃完准备去酒店,上楼时连开门连坐电梯连checkin都感觉自己笨手笨脚的,感觉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连基本的生活能力都丧失了,哎。到了青旅也基本是内地人,房间也是小小的,基本的用具要买,我就洗了把脸,去到床位,屋内已响起呼噜声,来到屋外想喝点水,遇到一个中国长相的男人在小桌前喝着啤酒,用英语问我从哪来,我答China,可能是声音小的缘故,他以为我说的是Thailand,后来简单聊了几句后互联了解了就用粤语交流,要请我喝啤酒,我说我我要睡觉了,好像也没聊到多少句,我就进屋上床了,后来他还来床边邀请我来喝酒,我就说过敏啥的。
经过一夜,收拾随身的行李和一些昨天收到的应援物品到包里,来到楼下的前台简单看了下,没啥好看的,去到楼下就找了一家粥店喝粥去了。
记得2月份那时候是最开心的一段时间,手里收到了赔偿金和没发的工资共3万多,买了一直想要的北极狐重装徒步背包从海外直邮过来,日拍了非常非常憧憬的哈苏胶片相机,抢到了后街男孩、火星演唱会的门票,也会去户外去徒步看森林看海,去看看展去逛逛街,很惬意。
生活既有期待又有对此刻的踏实,事业和职业或学业上没有丝毫的进步,但大部分时候是不想要面对,我就是一个一直喜欢逃避的人吧。
不过在个人项目上也有一些小小收获,给网站做了相册页面用于展示拍摄的胶片作品;跟在加拿大留学的up主火姐合伙初步搭建了火星小镇这个歌迷互动网站的界面;给富士餐厅做了微信点餐小程序,虽然还未得到任何经济或其他方面的回报,都处于未真正上线或中道崩殂的阶段,但也算自己的劳动成果吧。
下半年的11月搬到了龙岗吉祥,房租变便宜了,500买了辆电动车,可以想去哪就随时出门,出门不久就是龙岗中心城,是大学时喜欢逛的地方,现在有经济能力了但很多东西却不想要了。
心态
日常对这个世界感到失望。偶尔会想,一卷胶卷总会有那么几张过曝、欠曝、失焦,换做是我们的人生呢,何尝不是时常伴随着不完美和不愉快,何必永远追求事事顺心、眼里容不下一丝污浊呢。
当我开始这样想时,脑子里马上跳出另一个声音说,哎,这只不过是安慰自己碌碌无为平凡可贵的借口罢了。于是又陷入了对自我和世界的失望当中。永远不主动联系一个很久没联系的旧识,不主动向异性示好;不发朋友圈,看不上刻意营造的华丽表象,看不上满嘴说着漂亮话;没有要刻意维系的人际关系,挺好。看着不爽的就删,反正最终所有的关系都会日渐终结。
还是很讨厌被人忽视的感觉,所以先走开的人必须是我自己。
反复觉得自己不喜欢读书,也看不进书,也很讨厌备考的感觉,给自己心理暗示自己不是考试的料。 这些年没有一件能让自己觉得努力得到真正的收获的感觉,没有一件自己付出了百分之九十的专注度和时间去完成的事情。 如果还不能在二十多岁精力旺盛的时候完成一件这样的事,我该怎么在以后的日子里,有动力激励自己去实现触不可及的梦想。我想是时候为了升学拼一把了。